四平市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市级公共图书馆,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、提供图书、报刊借阅和参考咨询等多功能的学术性服务机构,是全市藏书、目录、馆际协作与协调、图书馆学研究和业务培训的中心。同时,也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所在馆。
- 中文名
- 四平市图书馆
- 建馆于
- 1958年
- 原址在
- 四平市铁东区一马路
- 馆舍面积
- 3000多平方米
- 馆 长
- 李宏伟
- 地 址
- 四平市铁西区南新华大街619号
目录
四平市图书馆四平市图书馆简介
编辑四平市图书馆建馆于1958年,原址在四平市铁东区一马路,1987年重建,新馆座落于四平市烈士纪念塔西侧,馆舍面积3000多平方米,是中共四平市市委、四平市市政府1987年为全市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之一。
现有藏书40多万册,年订阅期刊400多种、报纸100多种。每年自筹资金购进新书6000多册,特别是地方文献的收藏很有特色。
设有全国文化信息工程四平市分中心办公室、信息咨询部、期刊室、报纸室、电子阅览室、少儿阅览室、自修室、地方文献室、外借部、最新书屋、采编部、辅导部、财会室、办公室、复印打字室共14个部室,编制34人,年接待读者10万人次。
在抓好阵地服务的同时,还担负着全市各图书馆、室的业务辅导工作,并且配合中央、省、市有关中心工作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,年开展活动100多次,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四平市图书馆是四平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,集城市书房、城市记忆、城市精神家园等功能于一体,影响着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城市精神的凝练。改革开放30多年来,四平市图书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,现正以崭新的姿态,以多角度、全方位的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、高水平的信息服务,是社会公众学习的理想场所,是公民的终身学校。[1]
四平市图书馆四平市图书馆主要领导
编辑宏伟
| 职务:馆长
|
主管图书馆全面工作。分管办公室、辅导部、图书馆学会(联盟)工作。
| |
母 育
| 职务:书记兼副馆长
|
分管图书馆党支部、人事、财会、地方文献室、期刊阅览室等工作。
|
马丹阳
| 职务:副馆长
|
分管图书馆业务、采购、维修、采编部、外借及阅览工作。
|
四平市图书馆机构设置
编辑部门
| 主要工作
| 所在位置
| |
对
外 开 放 部 门 | 外借室
| 负责图书的管理及借阅工作 | 一楼西侧
|
电子阅览室
| 负责电脑及网络设备日常维护,为读者检索数字资源,上网查阅资料提供咨询和帮助 | 一楼南侧
| |
办证处
| 负责为读者办理读者卡退订等相关事宜 | 一楼东侧楼梯口处
| |
自修室
| 负责读者自修日常管理 | 一楼东侧
| |
盲人图书阅览室
| 负责肓文图书管理及视障读者阅览工作 | 一楼南侧
| |
盲人电子阅览室
| 为视障读者上网查阅资料提供咨询和帮助 | 一楼
| |
儿童阅览室
| 负责少儿图书的管理及借阅工作 | 二楼东侧
| |
多功能活动室
| 开展各种类型读书活动 | 二楼南侧
| |
报纸阅览室
| 负责报纸分编、管理及借阅工作 | 三楼东侧
| |
期刊阅览室
| 负责期刊分编、管理及借阅工作 | 三楼南侧
| |
地方文献室
| 负责文献采集、编纂管理以及政府文件的管理和阅览工作 | 三楼南侧
| |
图书采编部 | 负责图书的采访、订购、验收、分编、数据录入工作 | 一楼北侧
| |
办公室 | 负责行政、后勤、业务等方面及日常工作 | 二楼东侧
| |
财务办公室 | 负责各项财务工作 | 三楼东侧
| |
辅导部 | 负责区县图书馆及图书室的业务辅导 | 二楼东侧
| |
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平支中心
| 负责四平支中心日常业务工作及为基层分中心、服务点送书等工作 | 二楼南侧
| |
图书馆学会办公室
| 负责四平地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、学术交流等工作 | 二楼南侧
|
四平市图书馆入馆须知
编辑一、请自觉遵守本馆各项规章制度,服从工作人员管理。
二、树立文明市民形象。入馆者应衣着整洁、端庄。凡衣冠不整、醉酒者以及精神病患者谢绝入馆。
三、保持馆内安全、卫生。严禁携带宠物及易燃、易爆危险品进馆;严禁在馆内任何地方吸烟和使用明火;严禁随地吐痰、乱扔垃圾。
四、保持安静的阅读环境。请勿在馆内喧哗、嬉闹、追逐、吵架、斗殴以及张贴广告、散发传单和推销商品;入馆前请将手机调为静音状态,请勿在阅览室拨打接 听手机。
五、除特别批准外,阅览室内禁止照相、摄影及用自带数字化设备复制本馆文献。
六、请勿在馆内从事与图书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。
七、爱惜图书馆各种资源及设施。损坏书刊及馆内公共设施,按本馆相关规定赔偿。
八、请保管好随身携带的个人物品,如有丢失,图书馆概不负责。
四平市图书馆开馆时间
编辑四平市图书馆,全年365天开放,节假日不休息,为您提供外借、阅览等多种形式服务。
馆舍开放时间:夏季 08:30-17:00 ;冬季 08:30-16:30 中午不休息。
四平市图书馆办证须知
编辑四平市图书馆实行全面免费开放,凡是年满10周岁,并愿意遵守我馆规章制度的所有公民,持本人有效证件(身份证、户口簿、军官证等)均可免费办理我馆读者卡(证)和省馆百姓书房读者卡(证),以下统称读者卡。[6]
四平市图书馆四平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目录
编辑序号
| 四部分类
| 题名
| 作者
| 册数
| 版本时代
| 索书号
| 登录号
| 备注
|
1
| 史
| 史记(一百三十卷)
| (西汉)司马迁撰
| 二函十六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1773
| 69467~69482
| 全
|
2
| 史
| 旧五代史(一百五十卷)
| (北宋)薛居正撰
| 二函十二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4470
| 69455~69466
| 全
|
3
| 史
| 五代史(七十四卷)
| (北宋)欧阳修撰
| 一函六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7772
| 69411~69416
| 全
|
4
| 史
| 后汉书(一百二十卷)
| (南朝)范晔撰
| 四函二十八册
| (清)光绪十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
| D2
4464
| 139703~139709
139686~139692
139743~139749
139728~139734
| 全
|
5
| 史
| 晋书(一百三十卷)
| (唐)唐太宗撰
| 三函十六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1050
| 71522~71532
69533~69537
| 全
|
6
| 史
| 纲鉴易知录
| (清)吴承权编
| 二函十六册
| (清)光绪二十六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2024
| 全
| |
7
| 史
| 前汉书(一百二十卷)
| (东汉)班固撰
| 三函二十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1160
| 69495~69514
| 全
|
8
| 史
| 隋书(八十五卷)
| (唐)长孙无忌撰
| 二函十二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1287
| 69315~69326
| 全
|
9
| 史
| 唐书(二百二十五卷)
| (北宋)欧阳修撰
| 四函三十二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3037
| 69327~69358
| 全
|
10
| 史
| 前汉书(卷一~卷二十、卷四十一~卷一百二十)
| (东汉)班固撰
| 三函二十四册
| (清)光绪十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
| D2
1160
| 139750~139757
139720~139727
139735~139742
| |
11
| 史
| 后汉书(一百二十卷)
| (南朝)范晔撰
| 二函十二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4464
| 69483~69494
| 全
|
12
| 史
| 北史(一百卷)
| (唐)李延寿撰
| 二函十六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4014
| 69395~69410
| 全
|
13
| 史
| 魏书(一百二十四卷)
| (北齐)魏收撰
| 三函十六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2728
| 69299~69314
| 全
|
14
| 史
| 宋书(一百卷)
| (南朝)沈约撰
| 二函十二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3732
| 69417~69428
| 全
|
15
| 史
| 辽史(一百一十六卷)
| (元)脱脱撰
| 一函八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7878
| 69259~69266
| 全
|
16
| 史
| 金史(一百三十五卷)
| (元)脱脱撰
| 二函十六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7878
| 69440~69454
71520
| 全
|
17
| 史
| 元史(二百一十卷)
| (元)宋濂编撰
| 三函二十四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3030
| 69269~69292
| 全
|
18
| 史
| 南史(八十卷)
| (唐)李延寿撰
| 二函十二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4014
| 69515~69524
71518、71519
| 全
|
19
| 史
| 梁书(五十六卷)
| (唐)姚思廉撰
| 一函四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4260
| 69436~69439
| 全
|
20
| 史
| 南齐书(五十九卷)
| (南朝)萧子显撰
| 一函六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4416
| 69389~69394
| 全
|
21
| 史
| 北齐书(五十卷)
| (唐)李百药撰
| 一函六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4414
| 69293~69298
| 全
|
22
| 史
| 三国志(魏志三十卷、蜀志十五卷、吴志二十卷)
| (西晋)陈寿撰
| 一函八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7540
| 69525~69532
| 全
|
23
| 史
| 旧唐书(二百卷)
| (后晋)刘晌撰
| 四函三十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7267
| 69359~69388
| 全
|
24
| 史
| 明史(三百三十二卷)
| (清)张廷玉撰
| 六函四十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1111
| 69170~69177
69197~69214
69190~69195
69215~69222
| 全
|
25
| 史
| 宋史(四百九十六卷)
| (元)脱脱撰
| 十函六十册
| (清)光绪十四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
| D2
7878
| 69123~69169
69178~69189、71533
| 全
|
26
| 史
| 皇朝经世文编(一百二十卷)
| (清)贺长龄辑
| 六十册
| (清)光绪十五年思补楼石印本
善化贺氏原本
| Z8
2631
| 139800~139859
| |
27
| 史
| 皇朝经世文续编(一百二十卷)
| (清)盛康辑
| 七十九册
| (清)光绪二十三年武进盛氏思补楼石印本
| Z8
2631
| 139869~139947
| |
28
| 子
| 佩文韵府
| (清)张玉书等辑
| 四函四十一册
| (清)光绪十二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
| K201.3
1115
| 139662~139682
139693~139702
139710~139719
| 全
|
29
| 大清全地图[舆图]
| (日)三省堂编
| 一幅
彩色
181×209cm
| (清)光绪三十年东京:三省堂书店出版
古地图,此图经纬线采用国际标准标绘,地形用晕滃法表示,制印极精。
| 全
| |||
30
| 历代春艳密图
| 陈秉圭
| 一册
| 庚申春日
| D24444
| 69770
| ||
31
| 钦定固书
| 姚思廉
| 一函四册
| 光绪戊子季春
| D2/4224
| 69429、49431、69430、69432
| 不全
| |
32
| 钦定固书
| (唐)令狐德萘
| 一函四册
| 光绪戊子季春
| D2/4260
| 69434、71521、69435、69433
| 全
| |
33
| 字系
| 两册
| J2541061
| 139969、139967
| ||||
34
| 红楼梦图咏
| 四册
| 清朝
| J37/2446
| 6997、69072、69073
| |||
35
| 绣像南宋志传
| 玉茗堂批点
| 五册(十卷)
| 同治申壬
| 9351~9355
|
四平市图书馆四平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
编辑地方文献特色馆藏(报 纸)
东北日报:
1946年1~3(缺4~12)
1947年6~10(缺1~5、11、12)
1948年1~12
1949年1~9(缺10~12)
1950年1~12
1951年1~8、11、12(缺9、10)
1952年1~12
1953年1、2、4~12(缺3)
1954年1~12
辽西日报:
1951年1~12
1952年1~12
1953年1~9、11、12 (缺10)
1954年1~8(缺9~12)
四平市报:
1958年6~9(缺1~5、10~12)
四平日报:
1959年1、2、4、12(缺3、5~11)
四 平 报:
1960年1~12
1961年1、2、5~7(缺3、4、8~12)
1962年2~12 (缺1)
1963年1~12
1964年1~2(缺3~12)
1965年1~11(缺12)
1966年1~12
四 平 报:
1984年4季度 (缺1~3季度)
1985年1~4季度
1986年1~4季度
四平日报:
1987年1~12
1988年1~8、11、12(缺9、10)
1989年1、2、7~12(缺3~6)
1990~2014 年1~12[8]
东北日报:
1946年1~3(缺4~12)
1947年6~10(缺1~5、11、12)
1948年1~12
1949年1~9(缺10~12)
1950年1~12
1951年1~8、11、12(缺9、10)
1952年1~12
1953年1、2、4~12(缺3)
1954年1~12
辽西日报:
1951年1~12
1952年1~12
1953年1~9、11、12 (缺10)
1954年1~8(缺9~12)
四平市报:
1958年6~9(缺1~5、10~12)
四平日报:
1959年1、2、4、12(缺3、5~11)
四 平 报:
1960年1~12
1961年1、2、5~7(缺3、4、8~12)
1962年2~12 (缺1)
1963年1~12
1964年1~2(缺3~12)
1965年1~11(缺12)
1966年1~12
四 平 报:
1984年4季度 (缺1~3季度)
1985年1~4季度
1986年1~4季度
四平日报:
1987年1~12
1988年1~8、11、12(缺9、10)
1989年1、2、7~12(缺3~6)
1990~2014 年1~12[8]
- 参考资料
-
- 1. 四平市图书馆简介 .四平市图书馆[引用日期20151110]
- 2. 领导之窗 .四平市图书馆[引用日期2015-11-10]
- 3. 机构设置 .四平市图书馆[引用日期2015-11-10]
- 4. 入馆须知 .四平市图书馆[引用日期2015-11-10]
- 5. 开馆时间 .四平市图书馆[引用日期2015-11-10]
- 6. 办证须知 .四平市图书馆[引用日期2015-11-10]
- 7. 四平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目录 .四平市图书馆[引用日期2015-11-10]
- 8. 四平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 .四平市图书馆[引用日期2015-11-10]
词条标签: